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公司动态

比特帮您分析云计算及其发展与挑战

566

 云计算近年来炙手可热,很多专家认为,云计算会改变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正因为如此,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研究云计算技术和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亚马逊、谷歌、微软、IBMSUN IT 巨头都在其中。几年之内,云计算已从新兴技术发展成为当今的热点技术。2012 年是云计算快速发展的一年,各种云技术、云方案层出不穷,像亚马逊的Cloud Drive,苹果公司的iCloud,微软的System Center 系统等,相信2013更是云计算腾飞的时代。

 

早在 50年前, JohnMcCarthy就提出了或许有一天计算可以成为公共服务的设想。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近两年出现的云计算, 正逐步将JohnM cCarthy的设想演变成为现实。作为按需付费的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将基础设施、平台以及软件作为服务通过 Internet 提供给用户,用户使用云计算服务时,不必配置昂贵的基础设施和复杂的软件系统,也不需要关心数据存储的位置。尽管目前学术界以及工业界普遍认为云计算具有变革互联网服务的潜在能力,但是工商界对于云计算的接受程度还远在人们的预期之外。例如,将传统的 IT管理模式过渡到基于云计算的管理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对云计算的定义、服务层次、计费方式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明晰对云计算的认识。


一、云计算的概念

2007IBM正式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以来, 许多专家、研究组织以及相关厂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云计算的定义,目前关于云计算的定义已有上百种。

其中百度百科定义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伯克利云计算白皮书的定义: 云计算包括互联网上各种服务形式的应用以及应用所依托的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应用服务即SaaS( sofwt 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 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即所谓的云。通过量入为出的方式提供给公众的云称为公共云, 而不对公众开放的组织内部数据中心的云称为私有云。

二、中国云计算发展

中国云计算产业分为市场准备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处于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准备阶段(2007—2010):主要是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阶段,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尚在尝试中。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度仍然较低,成功案例较少。初期以政府公共云建设为主。

起飞阶段(2010—2015):产业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商业模式构建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进入云计算产业的黄金机遇期。此时期,成功案例逐渐丰富,用户了解和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出现大量的应用解决方案,用户主动考虑将自身业务融入云。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设齐头并进。

成熟阶段(2015—):云计算产业链、行业生态环境基本稳定;用户云计算应用取得良好的绩效,并成为IT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计算成为一项基础设施。

三、云计算的优势

       1、敏捷:使用户得以快速的,且以低价格的获得技术架构资源。

  2、应用程序界面API的可达性是指允许软件与云以类似人机交互这种用户界面设施交互相所相一致的方式来交互。云计算系统典型的运用基于REST网络架构的API

  3、在公有云中的传输模式中支持已经转变为运营成本,故费用大幅下降。

  4、设备和本地依赖允许用户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获取资源而无需关注用户自身是通过何种设备或在何地介入资源(如PC,移动设备等)。通常设施是在非本地的(典型的是由第三方提供的),并且通过英特网获取,用户可以从任何地方来连接。

  5、一种称为多租户的软件架构技术允许在多用户池下共享资源与消耗:体系结构的中央化使得本地的耗用更少(例如不动产,电力等);峰值负载能力增加(用户无需建造最高可能的负载等级);原先利用率只有10-20%的系统利用效率增加了。

  6、如果多个冗余站点被使用,则改进了可靠性。

  7、可扩展性:经由在合理力度上按需的服务开通资源,接近实时的自服务,无需用户对峰值负载进行工程构造。

  8、性能受到监控, 同时一致性以及松耦合架构通过web services作为系统接口被构建来。

     9、因为数据集中化了,故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增加了关注安全的资源等,但对特定敏感数据的失控将是持续关注的,且内核存储的安全性缺少关注较之传统系统而言,安全性的要求更加高。

四、云计算的应用

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正在进行中,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一同构成了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