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帮您深刻剖析带外、带内
566带内管理(in-band)带外管理(out-of-band)这两个词汇平常很难会被搬出来谈论,大家也比较陌生,但是在KVM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这两个词我经常会和用户去解释,什么是带内管理,什么带外管理。一解释,用户往往会焕然大悟,原来大家一直在用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带内,什么是带外?
首先介绍下带内管理,目前大部分用户都在用的其实都是带内管理,常用的工具PC anyway、VNC、telnet、SSH,Openview、CiscoWorks、Tivoli等。这些软件都是利用设备的后台进行管理,这些后台管理软件应用广泛,也很容易被用户所接受,而且运行成本低廉,但是也存在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安全系数过低,需要把系统的后台打开,此外需要系统稳定之后才能进行运维,这也是这些后台系统的软件最大的弊端。通过这些软件做维护,都不能彻底的完成整个运维工作,比如说服务器出现死机、后台进不去等情况,这样就势必需要一种全新的维护方式。此外带内管理还占用网络资源,所有的运维必须在同一个网段才能进行操作,对于很多内外网都有的数据中心或者网段很多的数据中心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正因为带内运维的不足之处,所以带外管理设备也因此出现了。如果说简单的组建一个带外管理网络的话,其实就是需要一套数字KVM系统。数字KVM系统可以将鼠标键盘显示器通过TCP/IP协议进行单独组网,用户可以完全摆脱原有的服务器网络,通过专有网络对服务器进行运维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很多,首先用户可以关闭服务器的后台管理端口,增加了运维的安全性。其次专有网络可以减少网络阻塞,用户在管理服务器的时候,不会影响到数据流,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保证足够的数据流通道才是根本。最后,通过专有的通道进行管理,大大增加了数据中心安全性。数字KVM还有一大优点是抛弃了传统的三并线(鼠标、键盘、显示器线缆),这类线缆有体积大,不能走配线架等缺点。而数字KVM通过一个小模块把鼠标键盘显示器的信号转换成可以通过网线进行传输的信号,虽然同样是模拟信号,但是这类信号可以配线架进行布线,减少线缆铺设,美观大方简洁。
此外如果要组建一套完整的带外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还有两个系统:串口管理系统、电源管理系统。串口管理系统是通过TCP/IP方式登录对交换机、AIX、路由器等设备的console口进行管理,通过模块转换成可以通过网线传输的信号,通过特有网络进行组网,当核心交换机等设备出现故障或者需要配置维护的时候,用户无需进入机房,通过WEB方式即可进行管理。而电源管理系统,是具有IP功能的电源设备。当数据中心的设备发送宕机或者需要重新启动的时候,管理员只需通过WEB方式进行登录,对特定的某个端口的电源进行开关即可,大大节约了运维时间。此外电源管理设备还具有分布式供电功能,当机房完全断电突然来电,由于服务器的来电自起功能,所有的设备将会一起启动,这样瞬间电流很大,很容易造成电流超载等情况。电源条可以对每个单口供电进行管理,自动的对每个端口进行一一给电,这样就可以规避瞬间电流过大的风险。
可见,带外网管能够使用户: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减少宕机时间、提高安全性,管理更科学,机房布局更简洁,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对数字KVM系统的了解已经大大提高了,在众多新机房建设中用户包括设计方都会将数字KVM考虑进去,带外管理的理念已经从过去的锦上添花到现在的标配产品,可见其已深入人心。